打印

[诗社] 诗词格律楼

0
引用:
小重山,词牌名。


又名《小重山令》。《金奁集》入“双调”。唐人例用以写“宫怨”,故其调悲。五十八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。
  【定格】
  中仄平平中仄平(韵)。
  中平平仄仄,仄平平(韵)。
  中平中仄仄平平(韵)。
  平中仄,中仄仄平平(韵)。
  中仄仄平平(韵)。
  中平平仄仄,仄平平(韵)。
  中平中仄仄平平(韵)。
  平中仄,中仄仄平平(韵)。


实例:
宋•米友仁——《小重山》
  醉倚朱阑一解衣。
  碧云迷望眼,断虹低。
  近来休说带宽围。
  人千里,还是燕双飞。
  深院日初迟。
  绮窗帘幕静,恨生眉。
  不堪虚度是花时。
  鸿来速,争解寄相思。

宋•李清照——《小重山》
  春到长门春草青,红梅些子破,未开匀。
  碧云笼碾玉成尘,留晓梦,惊破一瓯春。
  花影压重门,疏帘铺淡月,好黄昏。
  二年三度负东君,归来也,著意过今春。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7:57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+1 辛苦了。(满40贴再加1贡献) 2009-3-17 08:22
  • CCS4769 金币 +5 辛苦了。(满40贴再加1贡献) 2009-3-17 08:22

TOP

0
引用:
破阵子,词牌名。

一名《十拍子》。唐教坊曲。陈旸《乐书》:“唐《破阵乐》属龟兹部,秦王(李世民)所制,舞用二千人,皆画衣甲,执旗旆。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,亦舞此曲,兼马军引入场,尤壮观也。”按:《秦王破阵乐》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,震惊一世。玄奘往印度取经时,一国王曾询及之。见所著《大唐西域记》。此双调小令,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,犹可想见激壮声容。六十二字,上下片皆三平韵。
  定格
  仄仄平平中仄,中平中仄平平(韵)。
  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仄平平中仄平(韵)。
  中平中仄平(韵)。
  仄仄平平中仄,中平中仄平平(韵)。
  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仄平平中仄(韵)。
  中平中仄平(韵)。


实例:
  辛弃疾——《破阵子》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
  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。
   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怜白发生!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17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4 辛苦了 2009-3-17 08:22

TOP

0
引用:
满庭芳,词牌名。


【诗余图谱】载本调亦名﹝满庭霜﹞。万氏【词律】则以九十三字者为﹝满庭芳﹞,以九十五字者为﹝满庭霜﹞。实则仅后者之前后阕第七句较前者各多一字而已。一则取柳宗元诗:“偶地即安居,满庭芳草积”为词名,一则取方夔诗:“开门半山月,立马一庭霜”为词名,实则同一调也。又本调亦名﹝锁阳台﹞,毛氏【词学全书】:“﹝满庭芳﹞,采唐吴融诗:‘满庭芳草易黄昏’;一名﹝锁阳台﹞,中吕调也。”
  本调九十五字,前阕首二句各四字,不用韵。第二句一、三两字皆可仄。第三句六字,起平韵,第二、三字平仄可不拘。(“过”字作仄)第四、五句与﹝蓦山溪﹞后阕第四、五句同其句法。第六句亦六字不用韵;第一、三、五字平仄皆可不论。第七句七字,上三下四,协韵。第八句亦七字,亦为上三下四,而不协韵,且一为平收,一为仄收;一则第二、四字可仄可平,一则七个字平仄不能稍易也。末句五字,协韵;与本调第四句同。后阕换头。首句五字,为平起仄收之五言句,不用韵。第二、三句四字对句,为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惟下第三字不能作仄,其“珠”“翠”“玉”三字均可不拘。第四、五句实亦四字对偶,惟首冠一“渐”字,在填词法中名为“一字豆”;省去此一字观之,则与上二、三两句无二致也。第六句以下均与前阕同。
  定格:
  中仄平平,中平中仄,仄中平仄平平(韵)。
  仄平平仄,平仄仄平平(韵)。
  中仄平平仄仄,中中仄、中仄平平(韵)。
  平平仄,中平中仄,中仄仄平平(韵)。
  平平(韵),平仄仄,平平仄仄,中仄平平(韵)。
  仄平仄平平,中仄平平(韵)。
  中仄中平仄仄,中中仄、中仄平平(韵)。
  平平仄,中平中仄,中仄仄平平(韵)。 
  说明:又名《满庭花》,双调九十五字,前阕四平韵,后阕五平韵,一韵到底。


实例:
满庭芳 作者:北宋●苏轼
  归去来兮,君归何处?万里家在岷峨。百年强半,来日苦无多。
  坐见黄州再闰,儿童尽楚语吴歌。山中友,鸡豚社酒,相劝老东坡。
  云何,当此去,人生底事,来往如梭。待闲看秋风,洛水清波。
好在堂前细柳,应念我,莫剪柔柯。仍传语,江南父老,时与晒渔蓑。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20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7 辛苦了 2009-3-17 08:22

TOP

0
引用:
汉宫春,词牌名。
  

   词格如下:
  仄仄平平,
  仄平平仄仄,
  平仄平平(韵)。
  平平仄平,
  仄仄仄仄平平(韵)。
  平平仄仄,
  仄平平平仄平平(韵)。
  平仄仄,
  平平仄仄,
  平平平仄平平(韵)。
  平仄仄仄平平,
  仄平平仄仄,
  平仄平平(韵)。
  平平仄平仄仄,
  平仄平平(韵)。
  平平仄仄,
  仄平平平仄平平(韵)。
  平仄仄,
  平平仄仄,
  平平仄仄平平(韵)。
  
      
实例:
      宋•赵汝茪
  着破荷衣,笑西风吹我,又落西湖。湖间旧时饮者,今与谁俱?山山映带,似携来、画卷重舒。三十里,芙蓉步障,依然红翠相扶。一目清无留处,任屋浮天上,身集空虚。残烧夕阳过雁,点点疏疏。故人老大,好襟怀,消减全无。慢赢得,秋风两耳,冷泉亭下骑驴。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23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4 辛苦了 2009-3-17 08:30

TOP

0
引用:
扬州慢,词牌名。
  
九十八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,前片四、五句,后片三、八句皆由一领格字领下四字。
  【定格】
  平仄平平,仄平平仄,仄平仄仄平平(韵)。
  仄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(韵)。
  仄平仄、平平仄仄,仄平平仄,平仄平平(韵)。
  仄平平、平仄平平,平仄平平(韵)。
  
    仄平仄仄,仄平平、平仄平平(韵)。
  仄仄仄平平,平平仄仄,平仄平平(韵)。
  仄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、仄仄平平(韵)。
  仄平平平仄,平平平仄平平(韵)。


实例:
 扬州慢 •姜夔
   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自胡马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渐黄昏、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
  杜郎俊赏,算而今重到须惊。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。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27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5 辛苦了 2009-3-17 08:30

TOP

0
引用:
沁园春,词牌名。

    当创始于初唐,且出自侯门,可知也。万氏亦云:“﹝沁园春﹞是古调,作者极盛,其名最显。”又本调亦名﹝寿星明﹞。另有﹝花发沁园春﹞与本调无涉。
  〔作法〕 本谓一百十四字。起首三句均四字,上两句句法相同,俱为仄仄平平。(孤字可仄)第三句起平韵,重在第三字,必须用仄,是为拗句。第一、二字平仄可不拘。第四、五为四字对句,而加一字豆,第二、四字与第一、三字各可平可仄。第六句与第五句同。第七句四字协韵,平仄恰相反;然第一字亦可平。第八、九句又为四字对句,与﹝过秦楼﹞起二句同。第十句七字,第一字不拘,下三字务用平仄平,亦拗句也。第十一句三字,应作平平仄,是乃定格。第十二、第十三,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,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;惟平仄不若第四、五句之可移易耳。后阕起首二字协韵,俱平声。次句四字,同前阕次句。第三句八字,上一下七,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。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。

词牌格式
  * (仄)仄平平,(仄)仄平平,仄仄仄平(韵)。仄平平仄仄(上一下四),(平)平(仄)仄;(平)
  平(仄)仄,(仄)仄平平(韵)。(仄)仄平平,(平)平(仄)仄,(仄)仄平平(仄)仄平(韵)。平(平)仄,仄
  (平)平(仄)仄(上一下四),(仄)仄平平(韵)。
  * (平)平(仄)仄平平(韵)。(仄)仄仄、平平(仄)
  仄平(韵)。仄(平)平(仄)仄(上一下四),(平)平仄仄;(平)平仄仄(韵),(仄)仄平平。(仄)仄平
  平,(平)平(仄)仄,(仄)仄平平(仄)仄平(韵)。平(平)仄(或仄平仄),仄(平)平(仄)仄(上
  一下四),(仄)仄平平(韵)。
  (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。此调般都用较多的对仗。)
  说明:双调一百十四字,前阕四平韵,后阕五平韵,一韵到底,前阕四五句,六七句、八九句,后阕三四句,五六句,七八句均要求对仗。四个五字句,都是上一下四句法。
  《沁园春》词牌,相传由此得名。据《词谱》载,《沁园春》双调,114字。上片13句,四平韵;下片12句,五平韵。
  

实例:
  沁园春•长沙 ——毛泽东
  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
  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
  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
  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
  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  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
  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
  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
  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
      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30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5 辛苦了 2009-3-17 08:31

TOP

0
引用:
声声慢,词牌名。

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“声”字入韵,故称此名。亦称《胜胜慢》、《凤示凰》、《寒松叹》。双调,上片十句,押四平韵,四十九字;下片九句,押四平韵,四十八字,共九十七字。又有仄韵体(一般押入声)。用“仙吕调”。

平韵体:
  (平)平(平)仄,(平)仄平平,平(平)(仄)仄平平(韵)。
  (仄)仄平平,平(平)(仄)仄平平(韵)。
  (平)平仄(仄)仄仄,仄(平)平、(仄)仄平平(韵)。
  (仄)(平)仄,仄(平)平(仄)仄,(平)仄平平(韵)。
  (仄)仄平平(仄)仄,仄(平)平(仄)仄,(仄)仄平平(韵)。
  (仄)仄平平,平(平)(仄)仄平平(韵)。
  (平)平仄(平)仄仄,仄(平)平、(平)仄平平(韵)。
  (仄)(仄)仄,仄(仄)(仄)、平仄仄平(韵)。
  

实例:《声声慢 秋声》 蒋捷
  黄花深巷,红叶低窗,凄凉一片秋声。
  豆雨声来,中间夹带风声。
  疏疏二十五点,丽谯门不锁更声。
  故人远,问谁摇玉佩?檐底铃声。
  彩角声吹月堕,渐连营马动,四起笳声。
  闪烁邻灯,灯前尚有砧声。
  知他诉愁到晓,碎哝哝多少蛩声!
    诉未了,把一半分与雁声。

  仄韵体:
  平平仄仄(韵),仄仄平平,平平仄仄仄仄(韵)。
  仄仄平平平仄,仄平平仄(韵)。
  平平仄仄仄仄,仄仄平、仄平平仄(韵)。
  仄仄仄,仄平平、仄仄仄平平仄(韵)。
  仄仄平平平仄(韵),平仄仄、平平仄平平仄(韵)。
  仄仄平平,仄仄仄平仄仄(韵)。
  平平仄平仄仄,仄平平、仄仄仄仄(韵)。
  仄仄仄,仄仄仄平仄仄仄(韵)。

  
   实例:《声声慢》李清照
  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
  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
  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
  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  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
  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
  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
    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?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32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8 辛苦了 2009-3-17 08:32

TOP

0
引用:
水龙吟,词牌名。


水龙吟又名《龙吟曲》、《庄椿岁》、《小楼连苑》。一百零二字,前后片各四仄韵。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,结句宜用上一、下三句法。 
  【定格】
  仄平中仄平平,中平中仄平平仄(韵)。
  中平仄仄,中平中仄,中平中仄(韵)。
  中仄平平,中平中仄,中平平仄(韵)。
  仄中平中仄,中平中仄,中平仄,平平仄(韵)。
  中仄中平中仄(增韵),仄平平、中平平仄(韵)。
  中平中仄,中平平仄,中平平仄(韵)。
  中仄平平,中平中仄,中平平仄(韵)。
  仄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,仄平平仄(韵)。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【变格】
  中平平仄平平仄,中仄中平平仄(韵)。
  中平仄仄,中平中仄,中平中仄(韵)。
  中仄平平,中平中仄,中平平仄(韵)。
  仄中平中仄,中平中仄,中平仄,平平仄(韵)。
  中仄中平中仄(增韵),仄平平、中平平仄(韵)。
  中平中仄,中平平仄,中平平仄(韵)。
  中仄平平,中平中仄,中平平仄(韵)。
  仄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,仄平平仄(韵)。


实例:
  【水龙吟 作者:朱敦儒】
  放船千里凌波去。略为吴山留顾。云屯水府,涛随神女 ,九江东注 。
  北客翩然,壮心偏感,年华将暮。念伊嵩旧隐,巢由故友,南柯梦、遽如许。
  回首妖氛未扫,问人间、英雄何处。奇谋报国,可怜无用,尘昏白羽。
  铁锁横江,锦帆冲浪,孙郎良苦。但愁敲桂棹,悲吟梁父,泪流如雨。
 
  【水龙吟 作者:辛弃疾】
  渡江天马南来,几人真是经纶手?长安父老,新亭风景,可怜依旧。
  夷甫诸人,神州沉陆,几曾回首!算平戎万里,功名本是真儒事,公知否?
  况有文章山斗,对桐阴满庭清昼。当年堕地,而今试看:风云奔走。
  绿野风烟,平泉草木,东山歌酒。待他年,整顿乾坤事了,为先生寿。
 
  水龙吟•登建康赏心亭
  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。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、登临意。
  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、季鹰归未?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。倩何人唤取,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?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34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6 辛苦了 2009-3-17 08:41

TOP

0
引用:
    雨霖铃,词牌名。
  
说明:又名《雨霖铃慢》,双调一百零三字,前后阕各五仄韵,本调常用入声韵,且多用拗句。     
      定格:
  平平平仄,仄平平仄、仄(仄)平仄。平平仄仄平仄,平平仄仄、平平平仄。仄仄平平、
  仄仄仄平仄平仄。仄仄仄、平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平仄。 
  平平仄仄平平仄。仄平平、仄仄平平仄。(平)平仄仄平仄,平仄仄,仄平平仄。仄仄平
  平,仄仄平平仄仄平仄。仄仄仄、(仄)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。 

  
实例:
      宋   柳永
  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方留亦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沈沈楚天阔。
     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、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、晓风残月。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、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41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5 辛苦了 2009-3-17 08:41

TOP

0
引用:
  永遇乐,词牌名。

有平韵、仄韵两体,仄韵始于柳永。又名《消息》。
〔作法〕本调一百零四字。
  仄仄平平,仄平平仄,平仄平仄。仄仄平平,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
  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仄。仄平平、平平仄仄,仄平仄平平仄。
  平平仄仄,平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仄。仄仄平平,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仄。仄平平
  仄,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仄仄。仄平仄、平平仄仄,仄平仄仄。
  说明: 特别提示:
  上阕第一、二句,第四、五句,第七、八句,下阕第一、二句,常用对仗,当然也可不用,自然灵活掌握。
  上阕第五、六句,可合并作“上四下五”句式。
  上阕及下阕倒数第二句均为“上三下四”句式。


实例:
永遇乐 苏轼
明月如霜,好风如水,清景无限。曲港跳鱼,圆荷泻露,寂寞无人见。
  紞如三鼓,铿然一叶,黯黯梦云惊断。夜茫茫,重寻无处,觉来小园行遍。
  天涯倦客,山中归路,望断故园心眼。燕子楼空,佳人何在?空锁楼中燕。
  古今如梦,何曾梦觉,但有旧欢新怨。异时对,黄楼夜景,为余浩叹。
  

永遇乐 李清照
  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?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?
  元宵佳节,融和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?来相召,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
  中州盛日,闺门多瑕,记得偏重三五,铺翠冠儿,捻金雪柳,簇带争济楚,
  如今憔悴,风鬟霜鬓,怕见夜间出去。不如向,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
  
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  辛弃疾
  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,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
  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  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;烽火扬州路。
  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[ 本帖最后由 CCS4769 于 2009-3-17 08:43 编辑 ]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CCS4769 金币 +4 辛苦了 2009-3-17 08:43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6-30 15:57